博冠体育青岛老城区文化特色浓郁,建筑风貌与历史文化都有其独特性。这些老建筑镌刻着深深的历史痕迹,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本期直播线座德式建筑,包含青年风格派、德国文艺复兴风格、欧洲古堡风格等建筑样式。
丈量路线: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基督教堂——美国领事馆旧址——总督府公寓旧址——斯提克弗茨旧宅——迪德瑞希旧宅——德国海军营部大楼旧址——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胶州帝国法院旧址——路德公寓旧址——天主教堂。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位于青岛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维尔纳·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新罗马风典型建筑样式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洲古堡式建筑。
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凝缩了近代以来青岛城市的历史风貌,呈现了东西方建筑文化对话的丰富图景。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首批AAA级旅游景区(点),其先后接待过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架起了中外文化关系沟通的桥梁,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经典象征,成为海内外观众了解青岛、了解建筑艺术的一扇重要窗口。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5号,建筑时间为1908年—1910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建筑师罗克格设计,为新罗马风样式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高耸的四棱曲线米,楼内设有旋转楼梯可直上塔顶,钟楼内置德制两小一大机械报时钟,每逢整点准时自鸣。钟楼南侧连接一座可容纳千人的礼拜堂,屋顶上覆红色筒瓦。礼拜堂主入口处饰以粗石,大厅地面为方形红色地砖。厅内柱式为大理石雕制,底座呈八角形,柱头斗形曲线。堂内设有祭台和供信徒祷告的长椅和跪凳。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号,建于1912年,原是德国建筑师李希德的住宅,建成后即租予美国驻青岛领事馆。设计师为施耐德,是一幢平面清晰、立面装饰也趋向简洁的庭院独立住宅,该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采用对称式设计手法,中部门庭的上方起山花,强化中轴线的效果。屋面在接近檐口的地方作折坡处理,增加了一些变化。建筑为砖石结构形式,在房屋转角和窗套等处都使用了花岗岩石镶嵌,显示建筑的凝重与沉稳。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3号,建筑时间1899年。青岛现存最早的德租时期建筑之一,建筑庭院与南侧道路采用了在青岛随处可见的花岗石砌筑成坚固的挡土墙。该别墅大量地使用了复古风格的半木架构样式,中世纪乡村风格的塔楼在无形中增进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程度,整座建筑洋溢着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气息。该别墅最初为胶澳督署房产,供高级官员居住博冠体育。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5号,建筑时间为1904年—1905年。最初为维林公司的筑港工程师约翰·斯提克弗茨的别墅。施迪克弗特别墅一改早期建筑传统的半木构形式,平面和立面均变得清晰、简明,给人以清新流畅的感觉。除底层以粗石装饰外,建筑的外立面已无任何嵌石和木雕构件。建筑的屋顶红瓦折线,并重视屋檐变化。南、西两面分别起山墙,为增加建筑的视觉高度,设计师还将主立面的窗户处理为“高直式”。在主入口博冠体育、明廊以及几座拱形大窗的设计上还体现出复古的传统特色。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7号,建筑时间为1903 年。初为捷成洋行高级职员别墅。砖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建有阁楼博冠体育。外立面墙体变化丰富,花岗岩砌墙基,外墙大部分为红砖,与白色墙面形成对比,阁楼窗外及屋檐下等处以屋架外露形成半木构架装饰,局部为德租时期建筑常见的“X”形木构件。东侧窗边墙面以釉面瓷砖镶嵌装饰,主入口位于东侧,临街立面原有塔楼,现已不存。屋顶为红瓦坡屋顶,局部开老虎窗。楼内铺设木制地板与护墙板,设有绿色瓷砖壁炉。整座建筑装饰华丽,具有复古风格。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9号,建筑时间为1899年,由广包公司(F.H.Schmidt)承建。砖石木结构,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带有阁楼。外墙以花岗岩方形石块砌墙基,墙面为黄褐色多孔拉毛墙面,楼层间镶嵌条石,墙角镶嵌隅石。临街东南面与西南面的凸出部各起一座三角形山墙,东南角与西侧设有木制敞廊。西南角建有一处与转角呈 45°的凸窗,其顶部处理成绿色盔顶状。东北角设有八角绿色盔顶塔楼,塔楼及周边墙面以半木构架装饰。主入口位于东南角的门廊中。屋顶为红瓦坡屋顶。东北角的塔楼内为供仆役使用的楼梯,仆役住处位于阁楼。建筑整体具有德国文艺复兴风格。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1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国总督府由德国建筑设计师马尔克设计,1906年竣工,耗资约85万马克。大楼背倚观海山,面向青岛湾。楼前广场开阔,辟有一大型花坛式绿地博冠体育。6条道路以总督府为中心向周边延伸。这些道路两侧多建有德国高级官员住宅、执法机关、洋行、旅馆、饭店等,还有美、法、英、日等国的驻青领事馆,这一地带由此成为以总督府为中心的行政办公中心。
德国总督府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约80米,南北长约40米。建筑的屋顶为折线式,坡度较大,覆以筒式红瓦。屋顶上的铁栏杆既是装饰又是避雷针,设计巧妙。墙面采用剁斧花岗岩深凹缝式设计,凸显建筑物的沉稳大气,并增加尺度感。南立面入口处设计了39级台阶,直达二层门庭,强化了建筑的中心地位。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德县路2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胶澳皇家法院旧址是德租时期最后完成的公共建筑之一。大楼主体为两层,立面和高度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南侧因地势而设计为三层,北面转角处则设计为弧状形式,屋顶是不同角度的折坡与蒙莎式相结合的方式,顺势附以顶窗。大楼的主入口是一座由粗切的花岗石与精雕纹饰所构成的拱形大门,面朝东,门楣上有一处雕刻精致的纹饰,窗体为复古的拱形和规整的长方形两种。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德县路4号,建于1905年博冠体育。德国三段式公共建筑,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花岗岩墙基,牛舌瓦折坡屋面。公寓高二层,一层为木制拱形窗户,北立面以木制阳台及露木架构装饰,阁楼上有老虎窗。立面简洁而富于变化,这种变化由中间虚空的外廊和两端触目的实墙共同完成,而巨大的红色坡顶成为其最明显的标志。居中的主入口和开设在坡顶中部的阁楼窗洞,构成了主立面的核心部分。公寓的一楼有四间带敞廊的客房,北面是客厅和餐厅,其下方的地窖里设有厨房。宽敞的主楼梯通向二楼,上设两间套房和五个军人间。除了一间军人房外,其余军人间内均无浴室和厕所。公寓的南面有一座网球场,西边则设有车房。
圣弥爱尔大教堂由圣言会弗莱波尔修士设计,后经德国建筑师毕娄哈修改的教堂建于1932至1934年。采用教堂建筑常用罗马风样式,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6米高的双塔对称地分列于平台两侧,高 4.5 米的两个巨大十字架耸立于锥形塔尖之上。整座建筑于气势恢宏中彰显古朴典雅。教堂主入口采用了花岗岩精雕的装饰,大门上方为一扇巨大玫瑰窗。逢星期天教堂礼拜之前,钟塔顶部的四只铜钟会同时敲响,奏出可声传数里的悦耳。教堂大厅面积为1896平方米,高18米,可容纳千余人共同礼拜。柔和的光线透过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带来别致的光影效果。大厅东西两侧设廊,顶部悬有七只铜制大吊灯。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青岛市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中国近代建筑史学专业委员会资深会员。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近现代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保护,建筑遗产保护技术等领域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